第485章 灭新罗

第485章 灭新罗

“原来是这样,那我便不耽搁大使的事情了!”金法敏说道,心中窃喜。

不过为了安全起见,他还是暗地里派人去了一趟驿馆,潜入使臣居住的房间,看看是否如同使臣说的一样。

得到切切消息的金法敏便放心,这样看来唐朝处境有多么艰难,不然也不会想到要征调契丹、靺鞨等部兵马赶赴西北。

这就是他们新罗的机会。

第二天一早,金法敏亲自送使臣离开王城,然后回去,下令加紧征召将士,准备对百济和高句丽下手。

使臣离开王城之后,便用飞鸽传书通知安东都护府和熊津都护府做好准备,金法敏要出兵攻打他们。

薛仁贵和刘仁轨立刻下令唐军主力坐镇重要关隘,整编混成军则开赴与新罗的交界处。

新罗王金法敏意图反抗大唐的消息很快便传入长安。

一名宦官急急忙忙的闯入宣政殿,向李承乾禀报道:“启禀陛下!安东都护和熊津都护联名传递飞鹰传书。”

“呈上来!”李承乾道。

宦官上前一步,将书信交给王泉,由他转交给李承乾。

李承乾看过之后道:“新罗王金法敏正在调集新罗全部兵力,欲夺我安东和熊津两大地区。”

李承乾此话一处,宣政殿内,顿时哗然,大唐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?

随便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跟大唐张牙舞爪了吗?

新罗一个弹丸小国,要不是得到大唐的庇护,早被人家吃的连渣渣都不剩。

现在好了,大唐把高句丽和百济全部干掉,新罗就开始膨胀了,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了吗?

“陛下!臣以为理应立刻派出使者,谴责新罗,让新罗王金法敏放弃不切实际的念头。”户部尚书出列行礼道。

李承乾心中暗道:你这说的话才是不切实际,人家新罗垂涎百济和高句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,怎么可能应为你的几句话,就放弃夺取高句丽和百济的故地。

“金法敏有不轨之心,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,质问是解决不了问题,朕倒是有个一劳永逸的法子。”李承乾说道。

“不知陛下有何良策?”户部尚书问道。

“这很简单,出兵灭了新罗,免得新罗上蹿下跳,给大唐捣乱。”李承乾说道。

“陛下!臣以为不妥,如今我大唐内忧外患,能不动刀戈,还是不动的为好,想来新罗王金法敏不过是一时糊涂,陛下何必要灭其国。”

“上天有好生之德,陛下何不给金法敏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让他悬崖勒马。”户部尚书说道。

“爱卿为何屡屡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,难道你已经胆怯到惧怕一个弹丸小国的地步?难道我大唐已经到了谁都可以欺负的地步?”李承乾质问道。

“臣并非胆怯,实在不宜再动刀戈了!”户部尚书哭丧着脸。

说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,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,他管着户部,每天却都有大把的钱粮从户部的账户支出。

现在他每一笔钱粮都要精打细算,严格控制支出,以免浪费钱粮。

要是他手里有足够的钱粮,别说一个新罗,就算十个新罗,他也不反对李承乾出兵,反正他出的起足够钱粮来支持大军出征。

可户部没有太多钱粮来支持大唐再打新罗,每一笔钱粮他都是精算过,都有详细的规划,不能随便挪用。

“爱卿所虑之事,朕心里明白,可新罗不灭,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,便会落入新罗的手里。”

“那可是几代人,数百万将士用热血打下来的疆土,岂能拱手让给新罗。”

“即便朕能够答应,战死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将士们也不能答应,灭新罗乃势在必行。”李承乾道。

他也不好意思太过为难户部尚书,毕竟人家也不容易。

看来要尽快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,将大唐的贸易通大海做大其他地方。

宋朝之所以会最富有,就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发达,将茶叶和瓷器等销售到世界各地,大大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。

“可是陛下!这打新罗,钱粮器械应该如何解决?”户部尚书依旧不死心道。

“这些都交给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自己解决,朕不是免了这两个地区三年的赋税了吗?”李承乾说道。

这样一来解决钱粮的问题,户部尚书也不好说什么。

“给薛仁贵下诏,命薛仁贵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,连同李谨行等人讨伐新罗,将新罗王金法敏带来见朕。”李承乾道。

朝会就此结束,当天诏书便发往安东都护府。

在大唐皇帝的诏书还没有到之前,新罗大军便以协助大唐为由对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发动进攻。

都被薛仁贵和刘仁轨击败,新罗大军退回到新罗境内,并派出使者认错,暗地里却紧锣密鼓的准备下一次行动。

李承乾的诏书一到安东都护府,薛仁贵便像打了鸡血,联合刘仁轨、李谨行等人,分兵进击新罗。

唐军在薛仁贵等人的率领下势如破竹,一路攻入新罗腹地,新罗大将大阿湌晓川、沙餐义文、山世、阿餐能伸、都善、良臣、一吉餐安那含等人战死。

唐军攻破新罗的买肖城等多处城池,唐军在新罗王城金城汇合,并包围金城,劝金法敏开城投降。

金法敏义正言辞的拒绝,唐军正式对金城发动进攻。

在四门国崩的轰击下,金城城墙倒塌,唐军趁机杀入城中,生擒了金法敏和金庾信等人。

新罗就此灭亡,金法敏等人被押送到长安,献给李承乾。

李承乾命人给金法敏等人建造豪华的庭院,让他们在里面过完一生。

要是金法敏等人不是想着从大唐夺取高句丽和百济的话,也不会落到被灭国的下场,也就不会被软禁在长安。

新罗终究不过是弹丸小国,作者便没有浪费章节写唐朝和新罗的战斗过程。

基本上没有过多的叙述,简单的交代了新罗的灭亡,以及金法敏等人的结局。

大大的缩减了不必要的篇幅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